我应该挺久没有更新了,上一次更新是什么时候都记不太清楚……草稿箱里面的稿子倒是有三四篇,但是现在看感觉很不满意,可能也会删掉重写吧。
简单来说,就是我又要继续咕咕咕下去了。
其实抛开应试类作文不说,真正要给自己的博客写文章还是非常耗时间的。应试作文本来讲的就是一个快字,当时老师建议我们一个小时必须解决,但实际到考场上的时候多半40来分钟就写完了。自己写文章也好,教程也好,花上大量的时间去构思,去查找资料,去拟提纲,最后去写作,一篇文章耗上一天两天是很正常的一件事。不过我还是会尽量在一天之内解决的,不然可能我自己都忘了前一天写到了哪里,当时是个什么心情和态度。如果一篇文章前后的态度不一样的话,看文章的你们估计也会感觉不太舒服,好像在看一个精神分裂的人写的东西。比起高中时候只要对自己负责的情况,现在的我需要对更多人负责,对我博客的质量负责,对大家的时间负责。
最近一段时间在想考研的事情。我希望研究生能像心理方向发展,之后去做心理咨询师。确实和现在的专业完全不搭杠,不过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吧。我妈还是挺支持的,虽然她也不太清楚心理咨询师到底是做什么具体要怎么做,不过她决定尊重我的意见。外婆好像因为我没有按照她给我决定的路线走有一点不太高兴。我还不知道我爸是个什么态度,能不能理解:作为校长来说,他应该会知道这个职业的重要性吧。希望如此。
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樱花计划,简单来说就是由日本方面全额报销的短期考察项目。不过我学校水平和名声确实一般,像清华北大这样的都是日本方面的大学邀请他们前往,而我们自己去找对这件事比较感兴趣的教授联系他们,看看他们还缺不缺大腿挂件。所幸的是联系到了名城大学的一个教授,现在我们正在邮件沟通关于填申请表的事情。要是一切都顺利的话就八月底日本见了。
很麻烦,但也不是坏事。日方的教授会看到邮件,会感兴趣,会愿意帮忙,会回复本来就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,但如果是由学校进行联系并且在全校范围内开放申请的话,我这种边缘专业很大概率是校内申请都不过的。
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本来就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。
说实话Twitter我现在也没怎么在用,反倒更经常刷微博,虽然其中一个朋友就是通过Twitter DM最后加上TG和QQ的。怎么说呢,网络一线牵,会碰上各种各样的人,但是最后沉淀下来的好友真的很少。TG和Twitter中文圈的人重合度是非常高的,微博就林子大了, 什么人都有。总的来说,微博的戾气小于圈外社交平台,但是微博上遇到恶意杠精和ky的几率要高上很多倍。
使用门槛决定了知识水平,知识水平与戾气的浓厚程度却成正比。只有自视甚高的人在哪里都会寻求优越感这一点是不变的。
我会尽可能的把关于现在在用的电子纸的内容给写完发出来(话说好像都要出新一代了……我又49年入国军了一回)。另一篇比较黑暗,想讲一讲我知道的国内PUA圈子。估计这一篇会刷新读者的三观底线吧,所以也只敢在没人认识我的个人网站上发了,不然被认出来我直接进渣男名单。
该去和樱花的组员商量一下行程安排的事情了。其实这些组员在一个月前我们可能都不知道有对方这么个人。“樱花来不来?”“走!”
我觉得很酷。
戾气重的人,到处都有,我感觉与掌握的技术无关,更可能是与他们的心智以及履历有关。用墙外的网络服务习惯了,我们自然也就没什么优越感,反倒是会怜悯那些井底之蛙。